小标识撬动大民生,学习教育成果落地见效
小标识撬动大民生,学习教育成果落地见效
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清泉社区党委坚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,聚焦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以“小切口”破题,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。
一、老旧小区“有痛点”,群众诉求成“哨声”
师范小区作为典型的老旧小区,已建成30余年,长期处于居民自管模式。由于历史原因,小区一直未安装门头标识,导致整体形象模糊不清。“朋友来访总是找不到门,快递外卖也经常送错地址”“亲戚问小区位置,只能描述‘某某路旁边’,特别不方便”……居民们的日常困扰,成为社区关注的焦点。
无门头标识不仅影响居民生活便利性,还带来安全隐患,如遇紧急情况下,救援人员难以快速定位。社区在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中,通过走访调研、居民议事会等渠道收集民意,将“安装小区门头标识”纳入为民办实事清单,吹响了破解难题的“集结号”。
二、多方联动“聚合力”,共绘民生“同心圆”
为解决资金难题,社区积极协调街道办事处,提出“居民自筹+街道支持”的集资模式,得到居民广泛响应。短短一周内,居民主动参与集资,社区同步申请使用为民办实事经费,迅速筹齐建设资金。
在方案设计阶段,社区组织居民代表、设计师召开专题研讨会,围绕标识风格、材质、尺寸等展开讨论。考虑到小区年代感和周边环境,最终确定采用简约红色为主,确保醒目易识别。施工过程中,社区安排专人全程监督,严把质量关,仅用两小时完成标识安装的全流程工作。
三、小小标识“暖民心”,幸福生活“有模样”
“现在远远就能看到小区名字,再也不用‘指路半小时’了!”看着崭新的门头标识,居民王阿姨笑着说。“师范住宅小区”醒目字体,既提升了小区辨识度,又成为便民“信息窗”。
门头标识的安装,不仅是小区形象的“焕新”,更是基层治理的“提质”。它标志着师范小区从“自管无序”向“共建共享”迈出关键一步,是清泉社区党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推动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。
下一步,社区将继续以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为指引,坚持问题导向,紧盯群众身边的“关键小事”,把学习教育成果切实转化为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强大动力,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