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泉社区创新推行“365”工作法
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效能
清泉社区创新推行“365”工作法
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效能
清泉社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创新推行 “365” 工作法,从快速响应、多元服务、全民参与三个维度精准发力,全力打造高效、贴心、和谐的社区环境,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与安全感。
一、构建 “三全响应机制”,实现需求闭环管理
(一)全龄关怀覆盖,精准对接多元需求
针对老年群体,社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,配备专业服务员,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、健康理疗等一站式服务;为未成年人精心打造儿童活动乐园,定期组织科普教育、手工制作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;针对上班族工作繁忙的特点,推出线上预约、错峰办理服务,确保各年龄段居民的需求都能得到及时、精准的关注。自该机制实施以来,已累计为老年群体提供服务 500 余人次,组织未成年人活动 180余场,服务上班族办理业务 50 余件。
(二)全方位收集意见,拓宽民意反馈渠道
社区构建起 “线下 + 线上” 双轨并行的民意收集网络。社区工作人员每季度至少开展 1 次全覆盖走访,深入各小区、商户了解居民诉求;在社区门口、小区入口等显眼位置设置意见箱,方便居民随时投递意见;同时,结合线上问卷,针对小区问题开展大规模居民需求调研。今年以来,通过多种渠道共收集居民意见建议 30余条,涵盖社区建设、服务优化等多个方面。
(三)全流程跟踪服务,确保问题高效解决
建立 “微心愿” 诉求处理台账,对居民反映的问题进行全流程动态管理,详细记录从受理、转办、办理到反馈的每一个环节,并明确办理时限。简单问题,3 个工作日内办结;疑难杂症,15 个工作日给予答复。办结完成及时回访居民。目前,问题解决率达 98%,居民满意度达 95% 以上。
针对“一老一小”开展各类文化活动
“微心愿”办理,为无物业小区清扫积雪
二、打造 “六大服务体系”,满足居民生活需求
(一)生活服务便民利民
积极挖掘社区手艺人资源,搭建 “友邻小铺” 生活服务平台,整合家政、维修、理发等服务信息,为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指南。定期举办跳蚤市场,鼓励居民进行物品交换,既促进了邻里交流,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。今年已成功举办跳蚤市场1场,参与居民达 300 余人次。
(二)健康服务守护生命
与辖区医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,每月组织健康讲座,内容涵盖疾病预防、养生保健、康复护理等多个领域。同时,为老年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建立个性化健康档案,并定期安排医护人员上门体检,做到疾病早发现、早预防、早治疗。目前,已为社区 50 余名特殊群体建立健康档案,开展健康讲座 10 场。
(三)教育服务点亮未来
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区课堂,邀请志愿者和专业教师授课,开展文化、艺术、技能培训课程,如二人台表演、马头琴演奏、管弦乐器教学等,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。设立儿童课后托管服务点,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,为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、兴趣培养等服务。截至目前,社区课堂已开展培训课程 20 余节,服务儿童 200 余人次。
(四)社区助困服务暖心兜底
构建 “精准识别 - 分类帮扶 - 动态跟踪” 的助困服务体系。通过入户走访、大数据筛查等方式,精准识别辖区内低保户、特困家庭、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体,建立详细的帮扶档案。针对不同困难类型,实施差异化帮扶:为困难家庭提供生活物资援助,2024年底累计发放米面油等物资20余份;为残障人士提供残疾人用具免费租赁;为困难老人提供适老化改造16户,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帮扶措施,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、取得实效。
(五)养老服务温暖人心
依托社区养老服务中心,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、助餐助浴、康复理疗等多元化养老服务。组织红色蜂巢志愿者定期上门看望独居老人,为他们送去关怀与温暖。目前,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已累计服务老年人 800 余人次,志愿者上门服务 100 余次。
(六)文体服务凝聚人心
不断完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施,配备图书阅览室、活动室、棋牌室等功能室。定期举办文艺演出、体育比赛、读书分享会等活动,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,增强社区凝聚力。今年已举办各类文体活动 5场,参与居民200余人次。
跳蚤市场,旧物换新
搭建 “友邻小铺” 生活服务平台,开展义剪、裁剪活动
为困难人员送去米面油
红色蜂巢志愿者看望行动不便老党员
联合医疗机构为居民免费体检
专业教师授课,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
三、推动 “五方联动参与”,激发社区治理活力
(一)社区党组织引领方向
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,定期召开工作会议,统筹协调各方资源,科学制定社区发展规划和重大事项决策。在党组织的引领下,社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,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。
(二)社区居民自治当家
成立居民议事会,每季度至少召开 1 次会议,组织居民共同商议社区环境卫生、治安管理、设施建设等问题,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。同时,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,设立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,以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等方式,激发居民参与热情。目前,居民议事会已解决社区问题 20余件,注册志愿者达740 余人。
(三)社会组织协同发力
积极引入 “五社联动” 专业社会组织,开展多样化社区服务项目。引入心理咨询机构,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咨询、心理疏导等服务;联合环保组织,开展垃圾分类宣传、环保知识讲座等活动,提升居民环保意识。今年以来,社会组织共开展服务项目 10 余次,服务居民 1000 余人次。
(四)辖区单位共建共享
与辖区内企业、学校、机关等单位签订共建协议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。城投公司将辖区空地改造为临时停车场,免费向周边小区居民开放;华通物业为社区活动提供场地和物资支持;与聚英慧文学校共同开展青少年文化活动,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。通过共建活动,有效整合了辖区资源,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。
(五)志愿者助力添彩
建立完善的志愿者招募、培训、管理与激励机制,组建红色蜂巢志愿服务队、爱连万家志愿服务队等不同服务领域的志愿者队伍。积极打造 “100 个笑脸计划”“与你童行” 等活动品牌,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传播爱心与正能量。志愿者们在社区环境整治、困难帮扶、文化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。
居民共同商议社区环境卫生、治安管理、设施建设等问题
与聚英慧文学校共同开展雷锋日活动
红色蜂巢100个笑脸计划志愿服务活动
“与你童行” 未成年人写对联拓窗花活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