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区里的“银发先锋”
社区里的“银发先锋”
—记鸿源风景小区热心党员张凤英
在清泉社区鸿源风景小区,有一位74岁的老党员张凤英,入党50年来,她始终践行中国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,积极配合社区治理工作,成为小区中“有口皆碑”的“热心人”,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社区里的“银发先锋”。
一、楼道里的“美容师”
作为党小组核心成员,张凤英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,践行清泉社区“红色蜂巢”服务理念。同时还兼任鸿源风景小区4号楼二单元的单元长,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一户居民家中。每天清晨6点钟,城市还在酣睡,唯有张凤英轻掩家门,手拿扫帚、拖把和清洁剂,开始认真清理楼道卫生。遇到顽固的口香糖污渍,她缓缓蹲下,膝盖的老毛病让她动作有些迟缓,但眼中的坚毅分毫未减,她手持铲子一点点铲除污渍,直到清理的干干净净。
看到墙面上的小广告,她迅速起身,用喷壶喷湿广告纸,再用铲子轻轻一铲将广告纸全部铲除,动作娴熟敏捷。邻居们都心疼地劝她:“张阿姨,都这把年纪了,别太辛苦。”她直起腰笑着说:“楼道干净了,大家住着也舒心。”在她的带动下,小区里其他居民自发加入清洁志愿队伍,原本脏乱的楼道变得干净整洁 。
二、社区活动的“主心骨”
作为社区党员志愿者,张凤英就是社区活动的灵魂人物。只要社区有活动她总是提前到达现场,忙前忙后帮忙布置场地,那股子精气神,丝毫不输年轻人。她常常带头组织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,让居民们在活动中能够更好地相互了解认识,增进邻里感情,增强社区凝聚力。
今年元宵节,社区组织扭秧歌活动。张凤英得知消息后第一个报名参加。每日排练她都准时来到排练场地,认真地跟着老师学习每一个动作。有时一个动作练了十几遍还不满意,她就拉着年轻的对员,让她们帮忙纠正。
秧歌队伍人数要求满60人,当她得知秧歌队人数不够时,她练完秧歌回家后顾不上休息,拿出手机挨个联系她的“好姊妹”积极劝说她们加入秧歌队,电话那头有的姐妹担心自己跳不好,有的说得看孙子没时间,她耐心地劝说。在她的努力下,姐妹们纷纷加入。活动当天,秧歌队伍浩浩荡荡,热闹非凡,成为最庞大的一支队伍。
三、邻里眼中的“及时雨”
“有困难找张阿姨”,这不仅仅是居民们的口头禅,更是他们心中最温暖的依靠。无论大事小事,只要找张凤英她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。
作为楼栋长兼单元长,她对单元内居民的情况了如指掌。小区里的老人买菜回来,在楼下累得气喘吁吁。张凤英看到急忙上前一手接过沉甸甸的菜袋子,一手搀着老人送回家中。
邻居家小朋友放学后父母没下班,张阿姨就领回到自己家中,当她得知孩子数学成绩不好时,她主动给孩子讲解数学难题,直到孩子完全明白,张阿姨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。居民们都说:“张阿姨就像我们的家人,有她在,心里特别踏实。”
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,张凤英用行动温暖着每一位居民的心。这位古稀之年的老党员,用半个世纪的坚守书写着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,在“党小组+网格员+单元长”的工作模式中贡献自己的力量,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。如今,“有事找凤英”已成为鸿源风景小区最温暖的邻里公约,而她的故事,仍在续写新的篇章。